一,读经是愈早是愈好的,所以到了小学已经嫌慢了,但在不得已中,一二年级是最好的时机了,一定要专心致志于一二年级的推广,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二,若能分年段成班,当然是好。但机缘未熟,需要混龄时,也可以。一时之间,低年级跟不上高年级的现象,就如同一个一两岁的孩子,读不出比较长的整个句子一样,在此时,如老师以为他能力不够,就教他三字经一类的东西,以为他可以跟得好读得全而自喜,则孩子的进步速度可能被延缓了。如果教论语或大学,句子参差错落,或短或长,孩子一时之间,短句跟得上,长句跟不上,但日子一久(约三两个月),他渐渐跟得上了,则见其能力一下提高起来--不是能力一下提高起来,乃是这三两个月来,天天默默地逐步在提高,尚未表现出来而已。我们大人往往就只知看结果,不知酝酿已在暗中进行也。所谓变化变化,变者化之渐,化者变之成,吾人于不可只观其顿化,而不识其渐变也。
所以,不得已时,让小孩子和大孩子一起读经,是可以的--不只是可以,或许是最佳的选择。
不过,大人的心态要对正,大孩子念得全,小孩子念不全,没关系,都说好,多鼓励,不可以有嫌弃的脸色,更不可以要求责备。我们看天下父母对其婴儿,父母平时在婴儿面前的讲话都是正常的讲,在婴儿面前走路,都是正常的走,这是婴儿到后来能正常讲话和走路的最大关键,如果父母因为家中有婴儿,于是家庭对话都故意用儿语,走路都故意歪歪倒倒,那婴儿将来就不健全了。但这时父母听婴儿说话没说全,不会责纠正他重讲一遍非得要把话讲清楚才罢休;看婴儿走路跌倒,不会责罚他叫他再来一次非得走好才甘心。为什么我们大人能容忍婴儿说话不全走路跌倒呢?因为大人们知道再过一段时间就自然好了,那为什么我们大人不能等待一个孩子的读经,再过一段时间就自然读好了呢?
有人说,如果小孩跟不上,他会挫折,其实小孩表现好不好,他是不在乎的,在乎的是大人。往往因为大人的在乎,才打击了小孩纯真的心灵了。
如果老师教学,都能像父母对婴儿般地只给他最正常的状态,不要急,而善于等待,教育的问题会改善很多。
请试着放松一点看,有念也说很好,没念也说很好,念得稍好,就称赞有加,甚至就摸摸他们,抱抱他们,一天到晚和小孩一样,笑咪咪的。